一、引言 Windows 95作为微机的操作系统,已经完全融入了网络与通信功能,不仅可以建立纯Windows 95环境下的“对等网络”,而且支持多种协议,如TCP/IP、IPX/SPX、NETBUI等。在TCP/IP协议组中,TPC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义,为用户提供可靠的、全双工的字节流服务,具有确认、流控制、多路复用和同步等功能,适于数据传输。UDP协议则是无连接的,每个分组都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,各分组在系统中独立传送。它不能保证分组的先后顺序,不进行分组出错的恢复与重传,因此不保证传输的可靠性,但是,它提供高传输效率的数据报服务,适于实时的语音、图像传输、广播消息等网络传输。 Winsock接口为进程间通信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,它不但能用于同一机器中的进程之间通信,而且支持网络通信功能。随着Windows 95的推出。Winsock已经被正式集成到了Windows系统中,同时包括了16位和32位的编程接口。而Winsock的开发工具也可以在Borland C++4.0、Visual C++2.0这些C编译器中找到,主要由一个名为winsock.h的头文件和动态连接库winsock.dll或wsodk32.dll组成,这两种动态连接库分别用于Win16和Win32的应用程序。 本文针对话音的全双工传输要求,采用UDP协议实现了实时网络通信。使用VisualC++2.0编译环境,其动态连接库名为wsock32.dll。 二、主要函数的使用要点 通过建立双套接字,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全双工网络通信。 1.套接字建立函数: SOCKET socket(int family,int type,int protocol) 对于UDP协议,写为: SOCKRET s; s=socket(AF_INET,SOCK_DGRAM,0); 或s=socket(AF_INET,SOCK_DGRAM,IPPROTO_UDP) 为了建立两个套接字,必须实现地址的重复绑定,即,当一个套接字已经绑定到某本地地址后,为了让另一个套接字重复使用该地址,必须为调用bind()函数绑定第二个套接字之前,通过函数setsockopt()为该套接字设置SO_REUSEADDR套接字选项。通过函数getsockopt()可获得套接字选项设置状态。需要注意的是,两个套接字所对应的端口号不能相同。 此外,还涉及到套接字缓冲区的设置问题,按规定,每个区的设置范围是:不小于512个字节,大大于8k字节,根据需要,文中选用了4k字节。
2.套接字绑定函数 int bind(SOCKET s,struct sockaddr_in*name,int namelen) s是刚才创建好的套接字,name指向描述通讯对象的结构体的指针,namelen是该结构体的长度。该结构体中的分量包括:IP地址(对应name.sin_addr.s_addr)、端口号(name.sin_port)、地址类型(name.sin_family,一般都赋成AF_INET,表示是internet地址)。 (1)IP地址的填写方法:在全双工通信中,要把用户名对应的点分表示法地址转换成32位长整数格式的IP地址,使用inet_addr()函数。 (2)端口号是用于表示同一台计算机不同的进程(应用程序),其分配方法有两种:1)进程可以让系统为套接字自动分配一端口号,只要在调用bind前将端口号指定为0即可。由系统自动分配的端口号位于1024~5000之间,而1~1023之间的任一TCP或UDP端口都是保留的,系统不允许任一进程使用保留端口,除非其有效用户ID是零(超级用户)。 (2)进程可为套接字指定一特定端口。这对于需要给套接字分配一众所端口的服务器是很有用的。指定范围为1024和65536之间∩任意指定。 在本程序中,对两个套接字的端口号规定为2000和2001,前者对应发送套接字,后者对应接收套接字。 端口号要从一个16位无符号数(u_short类型数)从主机字节顺序转换成网络字节顺序,使用 htons()函数。 根据以上两个函数,可以给出双套接字建立与绑定的程序片断; //设置有关的全局变量 SOCKET sr,ss; HPSTR sockBufferS,sockBufferR; HANDLE hSendData,hReceiveData; DWROD dwDataSize=1024*4; struct sockaddr_in therel.there2; #DEFINE LOCAL_HOST_ADDR 200.200.200.201 #DEFINE REMOTE_HOST-ADDR 200.200.200.202 #DEFINE LOCAL_HOST_PORT 2000 #DEFINE LOCAL_HOST_PORT 2001 //套接字建立函数 BOOL make_skt(HWND hwnd) {
struct sockaddr_in here,here1; ss=socket(AF_INET,SOCK_DGRAM,0); sr=socket(AF_INET,SOCK_DGRAM,0); if((ss==INVALID_SOCKET)||(sr==INVALID_SOCKET)) {
MessageBox(hwnd,“套接字建立失败!”,“”,MB_OK); return(FALSE);
} here.sin_family=AF_INET; here.sin_addr.s_addr=inet_addr(LOCAL_HOST_ADDR); here.sin_port=htons(LICAL_HOST_PORT); //another socket herel.sin_family=AF_INET; herel.sin_addr.s_addr(LOCAL_HOST_ADDR); herel.sin_port=htons(LOCAL_HOST_PORT1); SocketBuffer();//套接字缓冲区的锁定设置 setsockopt(ss,SOL_SOCKET,SO_SNDBUF,(char FAR*)sockBufferS,dwDataSize); if(bind(ss,(LPSOCKADDR)&here,sizeof(here))) {
MessageBox(hwnd,“发送套接字绑定失败!”,“”,MB_OK); return(FALSE);
} setsockopt(sr SQL_SOCKET,SO_RCVBUF|SO_REUSEADDR,(char FAR*) sockBufferR,dwDataSize); if(bind(sr,(LPSOCKADDR)&here1,sizeof(here1))) {
MessageBox(hwnd,“接收套接字绑定失败!”,“”,MB_OK); return(FALSE);
} return(TRUE);
} //套接字缓冲区设置 void sockBuffer(void) {
hSendData=GlobalAlloc(GMEM_MOVEABLE|GMEM_SHARE,dwDataSize); if(!hSendData) {
MessageBox(hwnd,“发送套接字缓冲区定位失败!”,NULL, MB_OK|MB_ICONEXCLAMATION); return;
} if((sockBufferS=GlobalLock(hSendData)==NULL) {
MessageBox(hwnd,“发送套接字缓冲区锁定失败!”,NULL, MB_OK|MB_ICONEXCLAMATION); GlobalFree(hRecordData[0]; return;
} hReceiveData=globalAlloc(GMEM_MOVEABLE|GMEM_SHARE,dwDataSize); if(!hReceiveData) {
MessageBox(hwnd,"“接收套接字缓冲区定位败!”,NULL MB_OK|MB_ICONEXCLAMATION); return;
} if((sockBufferT=Globallock(hReceiveData))=NULL) MessageBox(hwnd,"发送套接字缓冲区锁定失败!”,NULL, MB_OK|MB_ICONEXCLAMATION); GlobalFree(hRecordData[0]); return;
}
3.数据发送与接收函数;
int sendto(SOCKET s.char*buf,int len,int flags,struct sockaddr_in to,int tolen);
int recvfrom(SOCKET s.char*buf,int len,int flags,struct sockaddr_in fron,int*fromlen)其中,参数flags一般取0。 recvfrom()函数实际上是读取sendto()函数发过来的一个数据包,当读到的数据字节少于规定接收的数目时,就把数据全部接收,并返回实际接收到的字节数;当读到的数据多于规定值时,在数据报文方式下,多余的数据将被丢弃。而在流方式下,剩余的数据由下recvfrom()读出。为了发送和接收数据,必须建立数据发送缓冲区和数据接收缓冲区。规定:IP层的一个数据报最大不超过64K(含数据报头)。当缓冲区设置得过多、过大时,常因内存不够而导致套接字建立失败。在减小缓冲区后,该错误消失。经过实验,文中选用了4K字节。 此外,还应注意这两个函数中最后参数的写法,给sendto()的最后参数是一个整数值,而recvfrom()的则是指向一整数值的指针。 4.套接字关闭函数:closesocket(SOCKET s) 通讯结束时,应关闭指定的套接字,以释与之相关的资源。 在关闭套接字时,应先对锁定的各种缓冲区加以释放。其程序片断为: void CloseSocket(void) {
GlobalUnlock(hSendData); GlobalFree(hSenddata); GlobalUnlock(hReceiveData); GlobalFree(hReceiveDava); if(WSAAysncSelect(ss,hwnd,0,0)=SOCKET_ERROR) {
MessageBos(hwnd,“发送套接字关闭失败!”,“”,MB_OK); return;
} if(WSAAysncSelect(sr,hwnd,0,0)==SOCKET_ERROR) {
MessageBox(hwnd,“接收套接字关闭失败!”,“”,MB_OK); return; } WSACleanup(); closesockent(ss); closesockent(sr); return;
}
}
三、Winsock的编程特点与异步选择机制 1 阻塞及其处理方式 在网络通讯中,由于网络拥挤或一次发送的数据量过大等原因,经常会发生交换的数据在短时间内不能传送完,收发数据的函数因此不能返回,这种现象叫做阻塞。Winsock对有可能阻塞的函数提供了两种处理方式:阻塞和非阻塞方式。在阻塞方式下,收发数据的函数在被调用后一直要到传送完毕或者出错才能返回。在阻塞期间,被阻的函数不会断调用系统函数GetMessage()来保持消息循环的正常进行。对于非阻塞方式,函数被调用后立即返回,当传送完成后由Winsock给程序发一个事先约定好的消息。 在编程时,应尽量使用非阻塞方式。因为在阻塞方式下,用户可能会长时间的等待过程中试图关闭程序,因为消息循环还在起作用,所以程序的窗口可能被关闭,这样当函数从Winsock的动态连接库中返回时,主程序已经从内存中删除,这显然是极其危险的。
2 异步选择函数WSAAsyncSelect()的使用 Winsock通过WSAAsyncSelect()自动地设置套接字处于非阻塞方式。使用Windows Sockets实现Windows网络程序设计的关键就是它提供了对网络事件基于消息的异步存取,用于注册应用程序感兴趣的网络事件。它请求Windows Sockets DLL在检测到套接字上发生的网络事件时,向窗口发送一个消息。对UDP协议,这些网络事件主要为:
FD_READ 期望在套接字收到数据(即读准备好)时接收通知;
FD_WRITE 期望在套接字可发送数(即写准备好)时接收通知;
FD_CLOSE 期望在套接字关闭时接电通知 消息变量wParam指示发生网络事件的套接字,变量1Param的低字节描述发生的网络事件,高字包含错误码。如在窗口函数的消息循环中均加一个分支: int ok=sizeof(SOCKADDR); case wMsg; switch(1Param) {
case FD_READ: //套接字上读数据 if(recvfrom(sr.lpPlayData[j],dwDataSize,0,(struct sockaddr FAR*)&there1,
(int FAR*)&ok)==SOCKET_ERROR0 {
MessageBox)hwnd,“数据接收失败!”,“”,MB_OK); return(FALSE);
} case FD_WRITE: //套接字上写数据
} break; 在程序的编制中,应根据需要灵活地将WSAAsyncSelect()函灵敏放在相应的消息循环之中,其它说明可参见文献[1]。此外,应该指出的是,以上程序片断中的消息框主要是为程序调试方便而设置的,而在正式产品中不再出现。同时,按照程序容错误设计,应建立一个专门的容错处理函数。程序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都将由该函数进行处理,依据错误的危害程度不同,建立几种不同的处理措施。这样,才能保证双方通话的顺利和可靠。 四、结论 本文是多媒体网络传输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,目前,结合硬件全双工语音卡等设备,已经成功地实现了话音的全双工的通信。有关整个多媒体传输系统设计的内容,将有另文叙述。
参考文献 1 蒋东兴,林鄂华Windows Sockets网络程序设计指南。清华大学出版社。1995,12 2 祝小翰 Winsock编程初步,微电脑世界,1996,(8):54~60 |
|